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,普及生命教育和遗体器官捐献理念,积极传播“人道、博爱、奉献”的红十字精神。6月8日基础医学院党委开展“目有繁星 沐光而行”中国器官捐献日诗歌、散文朗诵比赛主题党日活动。学院副院长高尚、解剖学实验室主任李筱贺、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副主任恩和吉日嘎拉、第七党支部党员及2022级法医学学生参与本次活动。
在恩和老师的带领下,学生们首先参观了内蒙古医科大学课程思政研究示范中心,感受了建校初期以刘其端教授为首的老前辈们坚守信念、无私奉献的精神。
观看内蒙古医科大学无偿遗体捐献宣传片
宣读医学生誓言
本次比赛自启动以来,得到学院广大学生的热烈响应和积极参与,经过个人自荐投稿、集中筛选的层层选拔,12位选手脱颖而出。他们饱含深情地诵读了《星河遗愿》《沐光而行》《躯壳》《让生命如花》等作品,颂扬了捐献者的无私大爱和奉献精神,表达了对捐献者的敬仰之情。最终,徐思雨、盛瑾琪同学获得一等奖,另有3名同学获得二等奖,5名同学获得三等奖。
李筱贺、恩和吉日嘎拉、王志强三位教师先后与在场的同学们分享了自身经历,生动阐释了人体器官捐献是挽救生命、服务医学发展、弘扬人间大爱、彰显社会文明的高尚事业,让逝者的生命与梦想得以延续,是生命接力和爱心传递的伟大旅程。
高尚强调捐献者在生命的最后时刻,作出坚定的选择,用最后的“礼物”,让患者得到帮助,创造生命的奇迹,将爱传递世间,温暖社会。同学们要“受教育、长才干、做贡献”,坚定信心,奋发作为。要从捐献者的大爱行动中汲取力量,真正知悉遗体器官捐献的意义,更要积极动员社会力量让更多的人知晓、了解这项伟大的事业,让青春在奉献中闪闪发光,为人体器官捐献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。